“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金茂酒商青岛金茂览秀城总经理闵杰带来关于支持青岛市市南区建设时尚消费中心的建议。
一、区域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南区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奥帆时尚消费圈、中山路商圈快速起势,目前集聚15家大型购物中心,拥有358家首店,其中2024年新增54家,占全市新增首店的76.5%,是山东半岛时尚消费最集中的区域。2024年市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5亿元,人均消费支出51025元,位列全市第1,成为青岛消费市场风向标。市南区总部经济发展活跃,各类大型总部企业数量达160家,总部经济集聚度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近三年来我区有20家重点企业获评青岛市总部企业;5家企业获评省级总部企业;1家企业获评山东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作为青岛唯一区市获评2022年山东省培育和引进总部企业(机构)先进区。
二、下步发展方向
一是构筑东西商圈新矩阵。加强东西联动,联动打造奥帆与西部商圈“山海湾城大消费”商业格局,提升东西商圈首位度和活跃度,吸引消费要素集聚,聚力商圈东西协同、互济共赢。推动万象城、海信广场两大圈内中心商业体纵深发展,带动周边商业业态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时尚消费体验地。西部精心谋划中山路商圈业态升级,推动成熟商圈向体验化、场景化、智慧化、国际化业态发展,进一步发挥一轴一带六大片区功能,加快引入精品商业、文旅体验、沉浸演绎演艺、艺术文创等新消费业态,打造体验式消费中心。协同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万象城、海信广场、绿城GT集地广场等大型商超引领作用,支持万象城进行南区升级改造焕新,持续引入高层次品牌、山东首店等资源,引领岛城商业发展新方向;加快海信广场品牌品类业态调整,进一步稳定市场份额,并探索运用新技术和数字化进行赋能创新,持续保持高端业态发展优势;发挥GT集地广场新开业综合体引流优势,全力打造体验经济新场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集聚。加快百盛尽快改造完成并开业运营,带动西部消费业态扩容;支持永旺等发展“银发经济”“谷子经济”等零售新业态,引导银座、大润发等大型商场发展数字消费,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数字化营销;推动阳光百货等商圈存量商业主体加速迭代升级,焕发商超新活力;对接运营主体,盘活中铁中心商业、巴黎春天等商业载体。
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培育国际知名商业地标、建设高品质商圈、打造北方最具特色的时尚主流消费目的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实施消费场景提升行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发展壮大现代商贸产业链,集聚国际消费品牌。实施老字号振兴行动。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充分发掘活化老字号历史文化价值,打造国货“潮品”。实施消费场景转型升级行动。鼓励零售店铺拓展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模式,加快消费场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发展在线新经济。实施新型消费培育提升行动。助推文化展演、文体赛事等元素进商圈、进商场,结合商圈品牌特色促销引流。支持概念店、新物种店等新兴业态发展,利用“乐购市南”等促销活动助力企业业绩提升,着力引进潮流零售企业。
三、意见建议
一是给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持续完善“首店”政策体系。鼓励首店经济发展发展,继续开展零售、餐饮首店奖励,对于已认定的首店项目完善配套政策,设置首店发展资金,培育国际名师、名节、名品、名牌,吸引国际高端消费资源集聚,助力首店项目平稳可持续发展。助力老字号创新发展。在老字号保护力度、空间集聚发展、金融服务、市场扩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老字号相关政策,设置专项资金,推动老字号品牌升级迭代。提高消费券投放精细化水平。发挥区域优势,支持市南探索消费券精准投放模式,适当向优势品牌、优势行业加大投放力度,发挥消费券集聚效应。丰富融资渠道。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天使母基金带动作用,探索建成一批新零售孵化基地,支持商圈建设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运营企业和推进商贸消费场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项目给予奖励。
二是支持市南区建设二手奢侈品流通体系。目前涉及二手高奢商品流通体系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二手高奢贸易企业发展买断业务,因供应商多为个人且因数量巨大,基本无法提供相关的增值税发票,故无法在开展买断业务时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导致企业所得税税费成本高,影响该行业发展。市南区具备发展建立二手奢侈品流通体系的基础。2024年我区新落户卡泰驰超豪俱乐部,主营二手豪车销售,有较为完备的豪车回收、检车、整备、销售体系。区内太古、百盛等商业载体正在进行改造提升,适宜打造二手高奢品循环经济流通园区。海信广场、万象城等高端商业体涵盖超50余个高奢品牌,多年来积累了充足的高净值客户,这些高净值人群持有大量闲置高奢物品及待售豪车,对二手奢侈品流通有较强烈的需求。建议参考天津二次方产业园模式,支持市南区建设包含流通认证、鉴定、金融等环节的二手高奢商品循环经济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以二手商品回收、鉴定、估价、销售、金融等业务需求为核心,实现信息验证、资金管理、商品流转管理、税务申报等产业规范监督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依托二手循环经济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二手商品流通企业真实经营为基础,保障二手商品流通企业依法纳税的同时,促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支持市南区探索在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前店后仓”模式。市南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高端商业的聚集区,消费活力较为强劲,百年老街中山路客流量较大,市场需求旺盛,具备设立“前店后仓”模式展厅的区域条件,通过该模式将游客流量转换成贸易流量,吸引更多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前店后仓”跨境电商模式指在人流量多的地方搭建跨境电商展厅展示跨境商品,客户下单后可以采取现场提货或邮寄等方式获取商品。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94号公告第五条“场所管理”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业务(1210模式)应当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业务(1210模式)要求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海关审核通过后货物才能够离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货物出区,出区后货物再邮寄到消费者手中。市南区拟探索在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前店后仓”模式,提前将消费者有意向购买的物品放置展示厅或仓库,便于更好地展示商品,为消费者提供购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