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凌燕带来关于大力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及权益保障的提案。
在当前经济发展格局中,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稳定就业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营高科技企业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也是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底气。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快速高效的发展,为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调研发现,在青岛市范围内,不少聚焦于重点高科技领域的 “专精特新” 民营企业在申请政府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而出台的各类扶持资金政策时,流程较长。在实际的申请与发放环节,存在手续繁琐、审核周期长等问题。也存在因新政策出台,与老政策冲突,企业不清楚该如何推进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较难在预期时间内获得急需的资金支持,进而错失宝贵的发展机遇,削弱了政策的激励效果,造成企业的发展投入的信心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重点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突破提升。
基于此,高凌燕提出四点建议:
一、在青岛市重点高科技领域 “专精特新” 企业的专项中增加专项奖励,如:揭榜挂帅等。
重点高科技领域的 “专精特新” 企业通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增加揭榜挂帅专项奖励,可以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给予更直接和有力的经济补充,从而激发企业参与揭榜挂帅项目的积极性,鼓励其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高创新的动力和决心。还可以使企业有能力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环境,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简化政府奖励资金拨付机制
市级奖励资金应简化拨付流程,去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由青岛市级相关部门直接拨付至相应民营企业账户,区级各类配套奖励资金按照市级奖励资金到位情况及时拨付。在资金拨付过程中,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准确无误地到达企业手中。
三、出台新老政策过渡机制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政策也在与时俱进。在地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青岛市级政策与国家/省新出台政策存在部分条款不一致或冲突的情况。针对此类现象,应当秉持 “老政策老办法、新政策新办理” 的基本原则,如有相关协议,须按照协议来执行。构建一个合理的政策衔接与过渡机制,给予企业适当的政策缓冲期。在缓冲期内,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对政策差异进行详细梳理和解读,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进行精准传达,确保企业清晰知晓自身在不同政策框架下的权益和适用范围。从而保障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充分享受各级政策。
四、建议财政专项债券
鉴于企业奖励/补贴资金兑付的及时性关乎企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特此建议政府秉持积极主动的施政态度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加速谋划并着力推动专项债券的设立进程。此专项债券的设立应紧密围绕解决企业奖励/补贴资金的兑付难和延迟这一核心目标,通过严谨且科学的资金规划与调配机制,确保所筹资金精准、高效地流向企业奖励资金专项账户,及时、足额地保障企业在奖励政策下,按时、及时得到资金的支持,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望构建起一个高效、透明、公正的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环境,为青岛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