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大代表杜爱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站内

青岛市人大代表杜爱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益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爱红带来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实现绿色交通的关键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补贴政策,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电池技术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统一充电标准;健全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回收网络,加强技术研发。

一、背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实现绿色交通的关键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升,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续航里程焦虑、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补贴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但补贴方式需从直接补贴购车者向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转变。例如,对续航里程长、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更高补贴,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减免相关税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车辆购置税减免、停车费优惠等政策,提高消费者购买积极性。

(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电池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驾驶安全性。政府可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三)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建议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科学制定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以商业中心、工业中心等配建停车场及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场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快充设施占比。在政府机关等内部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并鼓励对公众开放。A级以上景区结合游客接待量和充电需求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确保新建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统一充电标准。尽快制定统一的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标准,打破不同品牌充电桩之间的兼容性壁垒,方便用户使用。同时,加强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充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四)健全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回收网络。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回收企业合作,建立覆盖全国的电池回收网络。通过设立回收网点、开展上门回收等方式,提高电池回收率。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电池回收的效率和环保水平。例如,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出氮气保护破碎系统,设计带电电池无氧裂解生产线和多级分选系统,解决了废旧锂电池热失控风险及“盐水放电”工艺的问题,使电池粉回收率达99%以上。

推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