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会长、青岛即墨东翔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青岛福恩惠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管梅带来了关于培育婴幼儿托育人才的建议。
随着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托育行业作为支持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与女性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托育行业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培育科学、完善的托育人才,成为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关键。建议如下:
一、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增设托育相关专业。鼓励和支持高校、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学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育婴师、婴幼儿照护师等相关专业。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涵盖婴幼儿心理学、营养学、卫生保健、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托育人才。
二、加大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力度。建立托育从业人员职前、在职培训体系,定期举办专业技能提升班、案例分析研讨会等。鼓励并资助从业人员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利用线上平台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在职人员学习需求。
三、完善职业认证与激励机制。建立职业认证体系,推动建立我市统一的托育从业人员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明确各级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将托育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培养目录。
四、实施激励措施。制定并实施针对托育人才的激励政策,如提高薪资待遇、提供职业发展通道、设立优秀托育工作者表彰奖励等,增强职业吸引力,稳定人才队伍。
五、强化实践与实习基地建设。深化高校与托育机构、幼儿园、早教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毕业生的实战能力。
六、加强监管与评估:建立健全托育服务监管体系,定期对托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估与监督,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保障婴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促进托育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