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易特优(青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廷勇带来关于推动AI与IoT技术在垃圾分类中应用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成为了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分类准确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AI与物联网(IoT)技术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实现智能垃圾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功能。
垃圾分类是一项关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然而,传统的垃圾分类方式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着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将AI与IoT技术应用于垃圾桶,可以实现垃圾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成本。
二、现状分析
1.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虽然各地政府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分类准确率较低。
2.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目前,垃圾分类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缺乏分类标识和引导,导致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存在困难。
3.垃圾处理技术有待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垃圾分类可以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垃圾分类和处理环节还存在着脱节的问题。
三、建议措施
1.研发智能垃圾桶:采用具有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和自动分类功能的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桶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传感器等技术,对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2.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垃圾桶与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进行连接,实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了解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为政府制定垃圾分类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居民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4.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垃圾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购买和使用智能垃圾桶的居民和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智能垃圾桶的普及率。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考核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AI与IoT技术的结合,实现智能垃圾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功能,是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建议政府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智能垃圾桶的广泛应用,为建设美丽青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