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民革中央祖统委委员、民革山东省祖统委副主任曾学锋带来了关于加强依法监管力度,提升青岛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的建议。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青岛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青岛市将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突破口,作为市、区两级政府民生工程予以重点保障。
一、现状与问题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未及时足额发放
2020年,根据《山东省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青岛市民办幼儿园全部转化为普惠性民办幼儿,由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三方联合进行收费核算,生均收费标准780元-1500元不等。2020年民办幼儿园转普惠园,各区经过“成本核算”普惠认定后的政策:崂山区收费860,补助1000元/生/月,合计1860元;李沧区收费1500元,补助300元/生/月,合计1800元;城阳区收费1080元,补助300元/月/生,房租实报实销。青岛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普惠补助管理办法要求,各区市生均普惠补助按季度发放并鼓励提前发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
目前,各区市生均普惠补助的发放情况有所不同,部分区市普惠补助能按季度及时足额发放,还有部分区市存在拖欠情况。个别区市未能按文件相关要求及时足额发放。
(二)民办幼儿园生存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下降,民办幼儿园生源急剧下降,民办幼儿园招生困难,导致运营出现困难。
民办普惠幼儿园生均普惠补助的30%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是园所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普惠金不到位,民办普惠幼儿园陆续出现了拖欠教职工工资,甚至幼儿园倒闭的现象,致使大批教职工失业,社会失业率上升,大大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建议
1、按时足额发放生均补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建议省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落实保障力度,敦促各区市进一步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经费。
(1)各区市在2025年第一季度,补发完之前拖欠的所有生均补助和房租补助。
(2)各区市能够严格落实按季度及时足额拨付生均补助,有条件的提前拨付。
2、加强依法监管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关于对“未按照规定制定并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加强省级各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违反学前教育法未及时落实发放生均补助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进行问责。确保民办普惠幼儿园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