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大代表王玉忠: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提升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玉忠: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提升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玉忠: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提升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玉忠带来关于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的提案。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玉忠: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提升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

在全球化变局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不出海,就出局”“大出海者,开新局”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随着“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持续推进,众多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拓展海外市场,青岛市企业也在构建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海尔、海信、赛轮、森麒麟、青建……一批青岛知名企业或是收购当地企业,合资建厂,或是参与海外重点项目建设,都加速了出海步伐。

与此同时,受限于海外当地政治、文化、经济及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盲目出海”、无序竞争、合规风险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出海企业的全球产业链布局,海外交付的不确定性成了很多出海企业的梦魇,羁绊着这些优秀企业的出海之路,甚至让一些企业打起了“退堂鼓”。

2024年在市贸发中心的引导支持下,岛城部分企业组建了跨境出海联盟,在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出海”过程中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对延链补链、抱团出海,进一步拓展完善出海联盟的角色定位、架构层次、功能配置、扩大产业互联等方面的需求日渐高涨。因此,建议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下称联盟),助力打造集聚效应,在开放发展中提升青岛市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提升联盟能级

联盟的运作要充分体现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方略,在赋能青岛外经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应该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因此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强联盟架构、功能的顶层设计,成员覆盖口岸单位、头部企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定位为青岛企业出海的桥头堡、链接国内外市场的新纽带、出海服务提供商的聚集地,以及各类扶持政策的策源地,率先带头推动青岛市优势产业合理有序境外布局。

二、进一步彰显先导特征,打造运营品牌

联盟的运作要发挥引导先行作用,通过搭建合作共赢的舞台,集聚各类主体、各种资源,探索有效路径和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场认知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共同推动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

1.促进资源共享:通过集聚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精英企业家,搭建一个商业信息、资源共享桥梁,鼓励联盟成员共同开发市场。

2.加强互信协作:联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提高默契度和信任度,共享市场机遇、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3.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同举办海外发展论坛及重大项目、重点区域调研,定期组织主题沙龙、案例解析、企业推介、实操演练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规避急流险滩。

4.开展赋能行动:根据全球贸易市场的新形势、新特点,引导物流、律所等单位成立专家组,建立政策会商研判、定制化服务等机制,解决出海痛点难点。

三、进一步加强产业互联,展现出海韧性

出海之路“风急浪高”,唯有构建起更有韧性的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才能赋能出海企业行得更稳更远。建议在联盟内搭建供应链合作平台,一方面整合优势物流资源,为出海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专业、便捷的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护航出海企业供应链安全稳定,让企业出海更有质量、更有“底气”。另一方面帮助有出海意愿的物流企业走出去,鼓励物流链主企业发挥自身作用,协同各方构建多元化出海通道,强化在海外港口、多式联运枢纽、物流交付、仓储配送等方面的资源布局,更好的服务出海企业。外运华中依托招商集团覆盖全球六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港口资源,以及中国外运覆盖全球 45 个国家和地区的83 家自有海外机构 ,已经成为服务、支撑、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流力量,也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可靠的物流“国家队”,希望为青岛外贸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综上,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物流供应链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建议通过政府搭台,升级组建“青企出海联盟”,为岛城和我国更好的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