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薛铮:推进数字港赋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站内

青岛市政协委员薛铮:推进数字港赋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青岛市政协委员薛铮:推进数字港赋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政协委员、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薛铮带来关于推进数字港赋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提案。

青岛市政协委员薛铮:推进数字港赋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

近年来,青岛市发挥“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叠加和优势,加快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成功入选“24个国家综合型战略流通支点城市”“中国物流绿色行动领创城市”,为青岛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基础。2023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比重超过10%,成为助推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青岛市数字经济发展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市数字变革稳步向前推进。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四年在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中排名全省首位,全国第13位。数字经济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数字经济创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数字商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创新得到协同发展,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推进数字赋能物流产业,打造国际物流数字港,加快数字港与“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对青岛市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意义重大。但目前还存在数据共享机制不畅、渗透程度不深、数字赋能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推进数字港与“四港”联动赋能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港与“四港”联动数据共享机制不畅

数字赋能需要更广泛的数据共享与集成,需要更快的信息交互和数据流转。目前,青岛市“海陆空铁”四港同属于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沟通,各自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从而导致物流数据无法有效地共享和传导。

二、数字港与“四港”联动赋能渗透程度不深

目前,数字赋能在物流领域缺乏场景化综合解决方案,虽然青岛市“海陆空铁”四港都在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但他们的数字化应用仍以单点突破为主,综合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资源数字化基本实现,但整个物流业务流程和技术构架的深度数字化改造还需要加强。

三、数字港与“四港”联动赋能智慧动能不足

虽然青岛在智慧海港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果,但陆港、空港、铁路港建设进程仍然局限于关键设备应用、关键技术验证等基础层面,距离打造成熟的“数字港生态”仍然有较大距离。一是在数字港自身层面,“智慧大脑”远未形成,当前的“智慧化”建设仍然囿于单项业务、单个场景的探索突破;二是在延伸场景方面,“四港”联动场景建设缺乏更为深入的协同和融合,导致“智慧”联动效果不佳,对各港口之间转运的参与者而言,缺少一站式的“智慧体验”;三是在大通关建设方面,由于当前的仍然处于港口、城市、企业、监管机构等各个参与方事实上的“各自为战”状态,“智慧链”没有实现闭环,导致“智慧动能”不足。

基于此,薛铮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构建数字港政策支持体系

加快构建数字赋能物流产业的政策体系,加强数字赋能青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制度设计。一是优化数字赋能的软环境,增强法治意识,加强与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相配套的数据安全法规建设,完善政府对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政策;二是出台青岛数字港建设的相关文件,从政策上建立物流数据共享机制和相关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和税费抵扣,引导数字技术与物流企业融合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二、引领数字港物流数字化标准建设

物流业缺乏数据规范和交换标准,要积极梳理和编制国际性的码头、机场编码标准、航线代码标准、船期代码标准等公共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各航空公司、港航企业、铁路运输公司的数字化方案之间互不兼容的情况。建议加快建设青岛物流大数据服务中心,推动物流行业大数据整合,打造青岛国际物流大数据平台,引导物流领域的公共数据开放,畅通数据交易流通渠道,建设国际物流数据特区,打造丰富优质的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建立港口、机场、铁路货运枢纽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减少通关环节,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推进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物流信息一体化,从而有效促进数字港与“海陆空铁”四港的联动赋能。

三、加强数字港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

完善物流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智慧监控平台等各类治理系统。深化应用场景开放,推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的开发,促进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与数字技术企业的有效对接,联合进行应用场景的开发与建设。选择一批实力雄厚的物流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试点示范,从而实现青岛物流行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提升。

四、打造数字港“智慧物流云脑”

大力推进港口、机场、陆路货运、铁路货运数字化转型,完善“一站式”“一网通”等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物流企业、港口企业、航空公司、铁路货运企业物流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物流云脑”,最终实现“四港”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模式,助力青岛智慧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