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市长后首次调研,任刚去了9家企业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当选市长后首次调研,任刚去了9家企业

去代转正、当选青岛市长后的首次调研,任刚聚焦企业。

近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到部分工业企业调研督导企业生产运行、重点项目建设、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等工作。

期间,任刚一共去了9家企业,既有青啤、海尔、海信等本土企业,也有歌尔、奇瑞、一汽等招商引资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任刚在调研中重申了项目之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紧抓项目这个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强跟进和服务,争取项目建设最好成效。

凰探第1398期

撰写/庄建成

审校/张慧

盘点任刚履新青岛以来的足迹,他去的最多的是企业,提到最多是项目。

1月22日,任刚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青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实行项目全领域覆盖、全要素体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链条责任落实,以项目建设实效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任刚履新青岛后,首次公开表态。

2月1日至4日,任刚开启了蛇年的首轮调研,主题之一便是重点项目建设。期间,他强调要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

2月6日,任刚在主持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时表示,要牢固树立项目就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意识。

在随后召开的青岛两会上,任刚先后参加了莱西和平度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期间他也频频提及项目:“项目是未来发展的支撑,是资源统筹的体现,是对营商环境的评判,是对干部能力水平的检验”。

2月13日,任刚在参加指导崂山区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以项目建设增实力,把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等工作思路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

履新青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任刚对于企业和项目的重视,进一步传递出了青岛将项目明确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的明确信号。

都知道项目很重要,可到底该怎么做?透过任刚当选市长后的首次调研,可以看出他对两件事格外重视——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以及做好服务

企业应该如何做大做强?在任刚看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坚定不移创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

围绕创新,在青岛啤酒集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调研时,任刚均将重点放到了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上。

在青啤,任刚表示支持企业主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新产品研发,不断增强竞争力,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而在奇瑞、一汽解放和一汽大众三家汽车企业调研时,任刚则重点察看了生产线,鼓励企业加快产能提升和产品迭代,推出更具引领性的产品。

这里重点说一下青岛啤酒。近年来,企业频频在本地加码布局,其中就涵盖了多个创新方向的项目。

2021年,青岛啤酒在蓝谷落地研发创新基地,以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对标世界一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啤酒酿造技术研究新高地、高层次国际化啤酒酿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多学科啤酒酿造国际学术交流新高地、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新高地。

而在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以及歌尔集团调研时,任刚则重点关注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

在海尔和海信这两家青岛本土龙头企业,任刚希望企业能够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青岛集聚发展;在歌尔调研时,任刚则希望企业进一步提高本地配套率,在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好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两个要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

对有志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赛道闯出一片天地的青岛而言,在引来歌尔后,除了要发挥好其龙头效应吸引来更多的优质项目,更要用好歌尔这一优质资源,带动本土配套企业发展。

如此,也将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此外,在即发集团以及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任刚则重点关注到了企业的工艺改造、数字化应用等工作,并勉励企业持续推进转型提升,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今年年初,《光明日报》聚焦青岛打造“智造强市”时,开篇便以即发集团为切入点:

偌大的纺纱车间里,一列列智能化纺纱设备自动运转,彩色的纱锭、雪白的纱线,打眼望去像条条彩虹、朵朵白云。长长通道里,看不到忙碌的纺纱工,只有踏着电动滑板车的巡检员闪过。

这是青岛即发集团刚刚建成投产的纺纱智能工厂,在数字化生产模式下,万锭生产用工人数由50人减少至10人。即发集团的转型,仅是青岛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向“新”迈进的一个缩影。

于青岛而言,抓项目并非只是单纯抓招商引资,做好存量项目的优化提升,使其释放更大的生产力,同样也是青岛今年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下,扎实做好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实融合,对于青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再来看服务。

调研期间,任刚指出要紧抓项目这个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强跟进和服务,争取项目建设最好成效,并强调要深入一线了解企业所需,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这背后的逻辑是,在青岛将项目明确为今年“重中之重”的背景下,想要让企业愿意扎根城市、让项目能够在青岛落得下、留得住,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首要突破口: “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前期有研判、中间有晾晒、后期有印证。”

特别是在近年来固投表现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青岛确实需要通过务实行动,破除沉疴。

正如任刚当选市长的表态发言中所说:“行胜于言,实干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