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海大医学院,有了新进展。
3月10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医药工程大楼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4.5815亿元,计划工期172天。
去年9月,医药工程大楼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项目二期建设启动,计划于2028年12月基本建成。随着此番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发布,海大医学院距离落地又近了一步。
招标公告显示,医药工程大楼项目位于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西区,西邻拥军路,北邻里岛路,项目总建筑面积551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0100㎡,地下建筑面积5000.00㎡(含人防面积4509㎡),地上八层(局部五层),地下一层。
具体来看,此番招标内容主要包括医药工程大楼项目方案设计,配合完成修改和报批,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完成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包含但不限于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幕墙、室内精装、绿建、装配式、海绵城市、二次深化、电力、BIM,以及景观、道路、管网等室外工程)及施工图审查。
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建设一共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策划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考核评价阶段以及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
随着医药工程大楼项目施工图设计启动招标,意味着其距离项目建设更近了。
事实上,海大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卫栋去年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药工程大楼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建设方同样提到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也已于3月10日发布招标公告,显示项目总投资额达4.999亿元,招标内容同样是专业施工图设计及审查。
此番医药工程大楼项目新进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概因其承载着海大兴办医学院的愿景。
海大本轮筹办医学院的想法,始于2020年,时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在鱼山校区主持召开生物学、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引发了外界对于海大建设医学院的猜测。
随后,海大又陆续将医学学科发展和医学院建设等写入学校多份规划及建设方案中。由此,海大医学院正式从猜测转入筹备阶段。
而在2023年11月,海大还迎来了自2002年更名以来,首位非海大“本土”成长起来的校长张峻峰。值得一提的是,他此前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就曾兼任过南大医学院院长。在外界看来,这也是海大建设医学院的一大利好。
转过年来,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发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单位采购项目校内谈判公告》显示,将分别投资2.1亿元、0.9亿元在西海岸校区建设未来医学中心、医药工程大楼。此外,总投资4.2亿元的医药学院也将落户西海岸新区。
这也预示着,海大医学院将真正从“纸面”转到“地面”。
此番招标公告中,对于医药工程大楼的建设目标是这样描述的:
医药工程大楼的建设是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的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弥补学校海洋生物医药学科实验实习面积不足的需要,是实现校园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完善中国海洋大学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海洋生物医药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学生的学校、实验需求,更有利于学校尽早实现整体校园规划。
同时,根据招标公告显示,医药工程大楼的主要功能有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糖科学与糖药物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中心、山东省海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大型仪器公共平台。
不论是建设目标,还是主要功能,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医药工程大楼项目明显重“药”轻“医”。
与之相呼应的是,自2020年海大有医学院规划至今,尚未落地任何附属医院、医学类专业以及医学研究机构。
要知道,“直属附属医院和适用需要的教学医院”是一所高校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必须要满足的一个条件。这也表明,海大医学院虽箭在弦上,但未到“不得不发”的程度。
举康复大学例子可供对比,去年实现首次本科招生的康复大学设置的5个专业中就包括临床医学,而学校目前也拥有青岛市立医院以及青岛中心医院两个直属附属医院。
客观来说,海大医学院的建设,对于海大自身以及青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来,医学院是海大叩响世界一流大学的“敲门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二来,海大医学院的落地也将进一步促成青岛都市圈内部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要知道其所处的古镇口区域向西可以辐射到诸城,向南可以辐射到日照,将进一步增强青岛都市圈的向心力;
此外,对于古镇口大学城而言,海大医学院的落地有助于吸引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而随着大学城规模不断扩容,各类优质要素的加速集聚也有望产生更加积极的化学反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