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青岛全市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规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4年起组织开展了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经认真研究,确定青岛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7项(其中,新增代表性项目名录28项,扩展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目前,《青岛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经市政府批准、公布。具体名录如下:
青岛市级“非遗”扩展大事记
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青岛市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七批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崂山民间故事、宗家庄木版年画、崂山道教音乐、胶州秧歌、茂腔、胶东大鼓、虎头鞋虎头帽、查拳、海云庵糖球会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12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胡峄阳传说、宝山地秧歌、莱西木偶戏、孙膑拳、大欧鸟笼制作工艺、李村大集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3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童恢传说、木质渔船制作技艺、三字经流派推拿技术、劈柴院市井民俗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7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青岛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王邦直与《律吕正声》的传说、洼里盘鼓、九狮图、三铺龙拳、崂山面塑、青岛糖球制作技艺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5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小珠山传说、胶州吹打乐、古彩戏法、胶南年画、崂山绿茶制作技艺、郭氏秘传接骨、龙王节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9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青岛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梁祝传说、莱夷古乐、地瓜戏、即墨大鼓、小架梅花拳、李墨古法药墨制作工艺、金方炮制技艺、青岛里院商住民俗等项目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标题:青岛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