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大交通”战略部署,青岛再添一家新国企。
3月26日,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胶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
通过整合重组城运控股集团旗下资源,这家胶州新国企将成为覆盖道路客运、公共交通、专业校车、文化旅游、汽修养护等领域的全域化、全链条综合性交通服务平台。
此番全新组建的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城运控股集团旗下青岛城运控股集团胶州巴士有限公司、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等11家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重组合并而来。
经过重组整合,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车辆1200余部、在岗职工1600余人,业务范围涵盖道路客运、公共交通、专业校车、文化旅游、汽修养护、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图片来源:青岛城运控股官微
仔细来看,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其核心定位主要聚焦民生服务、产业赋能及城市发展。
这一点,在此次揭牌仪式上,胶州市副市长徐栋良的致辞中也有所体现。
对于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徐栋良提及四点: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打造行业标杆,主动融入数字胶州、集成智慧交通等场景建设,成为胶州市行业创新的标杆;
二是聚焦民生服务,提升城市品质,不断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为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保障;
三是强化合作共赢,助推胶州发展,充分发挥城运资源优势,加强与胶州各行各业的协同联动,为胶州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胶州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意味着,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承载着服务民生与城市发展的双重使命,既要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点,也要成为胶州产业升级的“交通引擎”。
那么,为什么要成立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从官方表态来看,离不开这几点。
其一是落实青岛“大交通”战略部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价值;其二是实施区域战略性重组,深化国企改革。
从青岛“大交通”战略部署的层面来看,胶州作为青岛都市圈西北门户,需要破解原有交通企业“小散弱”的局面,以激活区域交通动能。
总而言之,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青岛城市交通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3月27日举行的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会议上,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提到:
要优化铁路和公路网络布局,打造内畅外达的路网体系;
要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深化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而在这一顶层设计的引领之下,青岛城运控股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构建全市公共交通“一张网”体系,推进地面公交与地铁、高铁、航空的“多网融合”,为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与品质提升提供坚实支撑和服务保障。
从本地需求来看,数据显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2024年累计完成运输航班19.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2618万人次。
伴随着胶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地面交通网络配套亟待升级。
唯有实现地面公交与地铁、高铁、航空的高效协同,胶州才能更好地站定枢纽位置,承担起“强龙头”辐射胶东经济圈、“强枢纽”链接“一带一路”的双重使命。
“大交通”格局,决定着城市的扩展方向和空间形态,吸引着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能够加快城市发展速度。
同时,良好的交通系统也能提升城市的可达性,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从“国际性港口城市”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青岛而言,正需要用创新理念、因地制宜整合运营好具体执行的国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