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车祸,小伙膝盖扭曲成‘S型’。手术台上医生摇头:韧带全断了!这种损伤究竟多凶险?错过黄金时间,真的会瘸一辈子吗?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邵文介绍,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4条主要韧带(前交叉、后交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共同维持稳定。当合并2条及以上韧带断裂时,关节会完全失控,伴随半月板撕裂、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重症”,致残率高达30%以上!这种高能量损伤常由车祸、运动意外引发,可能导致血管、神经损伤甚至截肢风险!
近日,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团队凭借自体韧带联合人工韧带修复技术,连续为3例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实施精准微创手术。
该技术通过创新应用自体组织与人工材料的协同优势,在确保关节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自体组织取材损伤,术后患者恢复速度较传统术式显著提升,标志着科室在复杂关节创伤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
手术难度大,"微创"来解决
膝关节脱位是关节损伤中非常严重的类型,累及膝关节的多条韧带和关节囊,经常伴有下肢主要血管神经的损伤,致残率非常高。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一直都是运动医学领域的难点,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存在争议,治疗方案大体分为开放手术和关节镜下手术。关节镜下手术虽然技术难度较高,但对患者损伤小,关节与运动科经过数年的努力,目前在该领域取得较满意成效。
膝关节韧带示意图
技术突破:双材料协同,损伤与功能的完美平衡
膝关节脱位常导致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多结构损伤。传统术式需取自体肌腱重建韧带,虽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但存在取材部位疼痛、恢复周期长等局限。关节与运动医学团队创新性采用“自体韧带+人工韧带”联合重建方案:
(1)自体韧带(如腘绳肌肌腱)用于修复主要承重结构,利用其天然愈合能力促进组织再生;
(2)人工韧带(如LARS韧带)则替代部分受损韧带,凭借高强度纤维特性即刻恢复关节稳定性。
此方案不仅减少自体组织取材量,更通过“双保险”机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案例详解:个体化方案攻克复合损伤
以其中一位31岁女性患者为例,其左膝关节因车祸导致膝关节脱位,入院后快速完善检查诊断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撕裂。手术团队采用:
①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确保长期生物力学稳定性;
②人工韧带加强后交叉韧带薄弱区域,快速恢复关节后方支撑;
③关节镜下微创缝合内侧副韧带,避免开放手术创伤。
术后患者疼痛评分较传统术式降低40%,3周即恢复部分负重训练。
学科实力:技术创新与精准诊疗双驱动
作为山东省县域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已将自体-人工韧带联合技术成熟应用于复杂关节损伤治疗。团队通过术前三维CT及MRI精准评估韧带损伤程度,结合患者年龄、运动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恢复率达98%,重返运动时间较传统术式提前2-3个月。
患者心声:“新技术让我重获奔跑自由”
“原本担心手术会留大疤痕,没想到几个小切口就解决了问题!”术后患者李先生感慨道。近年来,科室通过技术创新,已累计完成超百例复杂韧带损伤修复,其中80%为关节镜微创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95%以上的患者认为“创伤小、恢复快”是选择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治疗的主要原因。
未来方向:引领智能数字微创时代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正探索AI辅助术后加速康复指导系统,通过3D打印术前模拟预测手术效果,联合微创手术技术,并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贯穿治疗全程,通过早期康复介入和个性化训练指导,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3例多发韧带损伤磁共振影像图
术前术后对比图
科室介绍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是山东省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全省13家国家级骨科快速康复试点医院之一。科室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老年髋部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手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膝关节骨折微创内固定术等;开展了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包括髋关节镜检查、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Bankart损伤修复术等手术。其中,开展膝、髋关节置换术,膝、髋关节翻修术,膝关节单髁微创保膝手术1000多例,开展膝、肩、髋、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擅长治疗高龄髋膝骨折患者,治愈百岁骨折老人3例,90岁以上高龄患者近70人,具有丰富的高龄患者救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