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瑞敏到周云杰,青岛找到城市最大的财富!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从张瑞敏到周云杰,青岛找到城市最大的财富!

"

有些始料未及,又在意料之中,青岛企业家“出圈”了。

说始料未及,是因为这次青岛企业家周云杰的走红,始于一场意外——在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他站在雷军身边局促不安的模样和表情,让“海尔老总”引起全网关注,就连他本人也直言“诚惶诚恐”。

说意料之中,则是因为这座城市为了这次“出圈”,蓄力已久。从张瑞敏砸冰箱,到周云杰“出道”,一代代青岛企业家接力登场,而不断传承的企业家精神,也是这座城市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

对青岛而言,这波流量来得恰逢其时。

随着近年来张瑞敏、周厚健等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家先后隐退,周云杰、贾少谦等新一代的青岛企业家正式走到台前。

对于新一代的企业家们来说,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窗口,让外界真正“看到”他们,但由于张瑞敏等老一辈青岛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实在过于浓厚,几乎与企业深度绑定在了一起,因此对于周云杰等人来说,想要扛起新一代青岛企业家的大旗绝非易事——“创业难,守业更难,再创业难上加难”。

而此次周云杰的走红,正是青岛新一代企业家“破圈”的成功示范。

在因“海尔老总”走红之后,海尔和周云杰展现出了教科书般的应对策略:幽默又不失真诚地回应网友的调侃;周云杰等集团高管在社交媒体集体开号“出道”,接着又宣布《海尔兄弟》高清重制版上线,并将拍摄制作续集;积极回应网友需求,海尔连夜开发“懒人洗衣机”,主打一个“听劝”……

一系列操作下来,不仅让这一波热度得以延续,其“接地气”的形象也备受网友好评。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周云杰个人IP的“出圈”,也让青岛企业家精神有了更具象化的体现,正如山东官方媒体所评论的那样:

办好企业是企业家走进公众视野的最大底气。若没有周云杰36年深耕实业的底色,这场狂欢或许只会止步于一场短暂的表情包盛宴。

这样的坚守,正是青岛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最好的诠释。

当然,企业家精神想要历久弥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核心技术支撑。

去年6月,周云杰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就曾正面回应打造个人IP的问题:“打造企业家个人IP,最终一定要回归到产品和服务上来,要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否则,企业家个人IP可能就会成为噱头。”

由此也不难理解,周云杰之所以能成为“顶流”,真正的底气来自于“海外市场中每10台中国品牌家电中就有6台以上是海尔”,更来自于“海尔‘灯塔工厂’15天完成新品研发的奇迹中”。

而对于新一代的青岛企业家来说,周云杰的“走红”,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互联网上的流量确实宝贵,但当直播间的补光灯熄灭,真正被人记住的从来不是哗众取宠的人设,而是流水线上经得起时间与市场考验的产品。这种实业报国的匠心,才是一家企业、一代代企业家能够屹立于时代潮头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3月30日,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中,周云杰拟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再说到城市层面。作为我国较早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五朵金花”的荣光,高度凝练了青岛在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成就,带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但在先进制造业时代,青岛品牌后继乏力的短板日益凸显,这也直接影响了青岛经济发展的势头,不仅与深圳、苏州等“优等生”差距越来越大,也被宁波等“后起之秀”赶超。

这其中有两组数据颇具代表性:在2024年公布的前五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宁波以352家位列全国第五,相较而言青岛则以194家,位居第14;而在更能体现一座城市制造业实力及产业潜力的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上,宁波以104家稳居全国首位,青岛则有39家,位列全国第7。

此消彼长之下,宁波正向着GDP全国前十的目标,发起猛烈的攻势,而青岛则与其差距不断拉大,如何真正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成为摆在青岛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好在,透过此次周云杰的破圈可以看到,青岛制造仍有其厚实的家底,后续青岛需要利用好这波“泼天流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周云杰们”能够真正放开手脚,到更大的舞台上为城市争光。

毕竟,青岛企业家始终都是这座城市最大的财富。

推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