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丝路鲁约“古老文明 青春友谊”青岛—亚历山大青年人文交流营,在百年历史的礼贤书院旧址正式启航。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事杨易、亚历山大姊妹学校联盟创始人杜娅·塔希尔(Doaa Taher)、市委外办王祥瑜副主任和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与来自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及埃及亚历山大姊妹学校联盟10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在百年书院里共绘中非青春友谊新画卷。此系近五年埃及派出的最大规模访华师生代表团。
千年古港再续前缘 青春盛会联结未来
杨易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青岛与亚历山大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此次以青年为桥梁的文化对话,是对历史传承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亚历山大姊妹学校联盟创始人杜娅·塔希尔(Doaa Taher)女士以"和平与爱的使者"寄语两国青年:"希望你们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在互动中收获永恒的记忆,让友谊之树常青。王祥瑜副主任表示,近年来,青岛与亚历山大在友城、经贸、港航、教育、人文、医疗等领域交流合作密切,取得丰硕成果。希望两地青年朋友做文明互鉴的同行者、创新合作的开拓者和中非友谊的播种者。
文化交流高潮迭起 教育合作再谱新章
启动仪式上,青岛九中师生以小合唱《相亲相爱》,青岛实验高中以汉服歌舞表演《青花瓷》与埃及亚历山大学生带来歌唱表演《世间的美好》展开丝路对话,两国青年共同表演的双语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分别与亚历山大姊妹学校联盟签署教育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市青少年交流进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沉浸式文化体验 解码城市发展基因
在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中,26名埃及师生将深度体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青岛文化和产业之旅。两地师生将参访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等重点产业企业,实地见证"中国智造"的科技,深度告知青岛优势产业发展。还将在即墨古城身着汉服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青岛学生一起研习书法、切磋武术技艺,共同开展植物种植实验,通过“绿植打卡”记录生长轨迹,打造跨越时空的“数字友谊地图”。他们还将沉浸式观看《寻梦沧海》,通过三代人探索海洋的故事,深入感知青岛城市历史与发展的缘起。
构建三大创新平台 培育未来合作沃土
作为落实两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首个重点青年交流项目,本次交流营有三大特点:埃方参访人数创历史新高,交流内容突出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以人文交流为媒打造可持续对话平台。未来双方将持续开展青年交流项目,在青少交流、港航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度拓展合作空间,为文明互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