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青岛银行在总行组织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不良贷款率降至1.14%,拨备覆盖率攀升至241.32%……
一系列关键数据让青岛银行在银行业利差收窄、信贷需求承压背景之下,表现依旧抢眼。
青岛上市企业观察第567期
撰文/施敏
审校/冯亚楠
翻开青岛银行2024年度业绩报告,从盈利增速到风险管控,再到总资产的稳中有升,均表现出了极强的发展韧性。
其一是盈利增速领跑同业。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实现集团营业收入134.98亿元,增长8.22%;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大增19.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4亿元,增速更达20.16%,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其二,在效益提升的同时,青岛银行风险管控的成效同样显著。根据青岛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攀升至241.32%,较上年提升15.36个百分点。
其三是量的突破。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集团管理总资产达9065.54亿元,同比增长9.23%;集团资产总额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规模首破九千亿。
根据Wind数据,目前已公布2024年财报数据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净息超过1.7%,青岛银行位列其中,排名第八。
那么,青岛银行破局突围的密码,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青岛银行“资产负债双轮驱动”策略的实施。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贷款总额突破3406.90亿元,同比增长13.53%,其中公司贷款占比71.08%,增速达20.15%,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超40%,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
通过全面深化降本增效,计息负债成本率比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至2.18%。
其次,在风险管控方面,青岛银行持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授信后管理,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上线“资金预警联防系统”、构建数字化贷后体系、创新大额风险资产处置模式等,而通过建立三位一体风险监测体系,实现了风险识别、分析和管理有效联动。
再者,2024年青岛银行金融投资规模增加、结构持续优化,增强了收益稳定性。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5.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4亿元,增长2.09%。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区域金融的主力军,青岛银行坚持守正创新,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之力为区域实体经济增长极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聚焦专精特新,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青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87.30亿元,增速达46.73%,服务客群超1784户;
发布“绿金青银”品牌,实现绿色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2024年青岛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73.49亿元,增速高达42.91%,服务客群增长68.65%;
普惠金融方面,青岛银行普惠贷款余额450.89亿元,同比增速33.22%,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不良率仅0.83%。涉农贷款余额365.73 亿元,较年初增长43.24%;
积极布局“第三支柱”新蓝海,加快探索打造养老产业客群标准服务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卫生健康客群达4904户,较上年末增长22.88%;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2024年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和银企直联线上客户占比达88%,线上渠道业务替代率达97%;
……
此次业绩说明会也清晰勾勒出青岛银行未来战略落地的攻坚方向。
例如重点关注用卡业务,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及住房按揭贷款等领域资产质量;统筹总量与结构平衡,在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最大限度稳定息差空间,促使利息净收入不断提升;改善ROE,还要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前瞻性防范各类风险,稳步改善资产质量,减少不良的负面影响。
此外,青银理财的ESG主题产品矩阵迭代与青银金租的新能源装备租赁等垂直领域突破,标志着集团化协同正从牌照叠加迈向价值深挖阶段。
站在新三年战略规划收官之年关键节点的青岛银行,正如董事长景在伦所言:“逐梦,无畏路荆棘;实干,不惧万重山”,在资本市场大潮中,青岛银行“破浪者”的身姿愈发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