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披露!头部药企50亿元重仓青岛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规划披露!头部药企50亿元重仓青岛

事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青岛迎来头部企业加持。

4月1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修正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规划许可的批前公告。

其中提到,项目将由修正海洋(青岛)生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而该企业是由修正药业集团100%控股。

从去年3月,投资50亿元的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正式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到8月份破土动工,再到如今项目规划方案的公布,足以看出推动项目落地的高效行动力。

那么,修正药业在青岛的大手笔布局,又将对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助力?

提及修正药业,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许多脍炙人口的产品也被众人所熟知。

从吉林通化起步,成立于1995年,修正药业是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

其主要以“三药并举”(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药)为核心战略,并延伸至保健品、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领域,先已形成多元化布局。

最重要的是,其创新实力的加持,不仅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还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从发展成果来看,作为中国医药工业领军企业修正药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2023年,品牌估值超700亿元,位列中国医药品牌前三甲。

那么,一北一南,1400公里的距离,身为头部药企的修正为何选择在青岛落子?

单从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这一项目名称来看,聚焦的便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要知道,青岛是全国最早开展“蓝色药库”建设的城市之一,在海洋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其次,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均有布局。在所有海洋产业中,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是链条最完善的产业之一。

重要的是,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及其功能制品研发方面地位突出,国际公认的16个上市海洋创新药物中有2个(PSS、GV-971)均来自青岛,并且汇聚了我国海洋生物医药领域近半数科研人员。

不论是潜力、机遇、平台、政策,这些都是企业所关注的。

时间回到去年3月,彼时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新区。

同年8月,项目首开破土动工,直至迎来此次基地项目规划许可批前公告公示。

据悉,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选址青岛海洋高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园,计划分三期建设。

其中,一期项目建设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洋保健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二期项目建设海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开展新型海洋药物、海洋食品、海洋特膳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期项目建设修正华东区域总部基地并同步设立全国性销售结算中心,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于一体的海洋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条。

细观之,这一架构凸显了“研发驱动+市场联动”的双引擎策略:前两期夯实技术壁垒,三期通过总部经济效应打通商业化通路,形成“青岛研发、华东辐射、全国覆盖”的产业生态。

而细化到项目规划,其建设内容丰富且布局合理。

项目将建设厂房/仓储建筑11栋,这些建筑地上层数在2至6层不等,主要承担生产车间、中试车间以及研发车间的功能。

其中,生产车间将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中试车间则专注于产品的中间试验环节,确保新技术、新工艺能够顺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研发车间更是汇聚了众多科研人才,致力于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究。

而选址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海洋生物产业园,想必也是出于该区域拥有青岛海洋产业发展重要承载地的定位,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均优势明显。

近年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已发展成为西海岸新区的海洋优势产业之一。位于新区的海洋生物产业园已建设成为我国海藻生物类产业重要集聚区。

截至目前,园内集聚了明月海藻、聚大洋藻业、科海生物、圣元营养、美泰科技、弘海高品质壳寡糖、达康生物科技、东海药业等80余家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龙头企业项目引领效应突出。

建成后的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将以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双轮驱动”助推新区及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新增长,同时将拉动上下游企业入驻,弥补新区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短板。

深层次来看,之于城市而言,修正项目的意义远超单一投资——它是一次城市产业能级的提升。若能借此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青岛也有成为中国海洋医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重要转化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