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曾超70亿元、总部落在青岛!极视角能否晋升“澳门内地IPO第一股”?
青岛
青岛 > 财经 > 正文

估值曾超70亿元、总部落在青岛!极视角能否晋升“澳门内地IPO第一股”?

5月14日下午,“青岛赴港上市企业路演活动”在香港交易所路演大厅举行。包括极视角在内的8家青企进行了现场路演。

作为行业领先的AI基建与应用服务商,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视角”)自2024年年初开启A股IPO“征程”以来,便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期间,先后获得山东陆海联动、青岛海创智链、经控金融投资、兰馨亚洲、青岛国信、高通创投、北高峰资本、天奇创投、华润创新基金等知名产业资本的战略轮系列融资,并在深圳、青岛、上海、珠海、成都及港澳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及下属机构。

然而,伴随其快速扩张与生态布局,企业在治理结构、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此次赴港路演,既是资本对接的“窗口”,更是检验治理成效的“考场”,而极视角又能否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冲刺?

辅导期内股权被冻结

2015年5月成立于澳门的极视角,是专业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商。后在深圳开展AI视觉算法开发与应用。

其创始人、CEO、法定代表人均是陈振杰,陈振杰1992年出生于中国澳门,目前直接持股极视角16.1148%股份,是公司大股东。

在2021年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上,极视角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陈硕所带领的团队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将总部落地山东青岛,并将企业总部落在了青岛西海岸新区。

硬科技,向来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因其瞄准人工智能领域,极视角几乎每年完成一轮融资。

2023年4月,极视角完成D轮融资,由九畹投资、青岛国投领投。彼时,其估值已超70亿元。

来到2024年,极视角开启上市征程,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泰证券。

而其目标则是努力打造全国“澳门内地IPO第一股”及“台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第一股”。

然而,在辅导期内极视角却出现股权被冻结的情况。

2024年3月,青岛杰正海睿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正海睿”)持有的极视角90.0309万元注册资本被法院冻结,执行事项为公示冻结股权、其他投资权益,执行法院为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杰正海睿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杰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99.50%股权,方海辉持有0.50%股权。据企查查显示,杰正投资集团涉及83条股权冻结记录,暴露出关联方潜在的法律与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极视角另一家股东青岛天路利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也成为司法被执行人,持有的极视角127.76万股股权同样被法院冻结。

在一定程度上,股权的冻结可能会影响股东对公司的支持力度和决策参与度,也容易引发市场对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的担忧。

而这或将成为企业IPO审核中的“绊脚石”。

上市非坦途

行业竞争力成关键

在资本市场愈发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的当下,能否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确实需要具备“真功夫”。

近三年来,极视角累计研发投入上亿元,平均研发投入达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软著94项,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

目前,极视角已聚集超40万算法开发者,积累1500种大小模型算法,覆盖100多个细分行业,算法SDK数量国内最多。

即便如此,技术压力与巨头挤压仍不容小觑。

截至2024年12月,成功通过国家级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已达到188家,“百模大战”正在上演。百度、腾讯、阿里等依据其自身强大的业务生态,正在快速构建属于自身的生态大模型。

在AI大模型的激烈竞争中,这一投入规模与行业巨头相比仍显不足。据了解,今年2月,阿里宣布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长远来看,对科技型企业而言,研发投入是决定未来的胜负手。

今年4月,“青沪联动·科创助力·资本赋能”青岛市优质中小企业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专题活动在上海启动。

“我们计划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计划融资规模约为2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大模型基建平台和算力中心建设、大模型生态搭建等。”极视角财务副总裁徐雷在会上发布了最新融资计划。

此番融资恰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算力中心的建设将决定大模型迭代速度,生态搭建的成效关乎开发者社区的长期黏性,而这都关乎极视角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困境的重要选择。

要知道,大模型对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要求更高,这意味着对于企业的体量和资金的要求更高。

当下仅凭极视角的体量不足以玩转每一个环节,在资金实力、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的多重压力下,让其寻求资本市场支持的诉求变得愈发迫切。

而能否顺利敲钟,还要看极视角随后的经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