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六个城市”开新局 | ②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这是不一样的“蓝色青岛”!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六个城市”开新局 | ②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这是不一样的“蓝色青岛”!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

回望青岛的发展史,海洋渲染出这座城市的底色,涉海相关产业挑起了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支撑着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五年城市愿景,并把“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青岛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把“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进行安排部署。

对于海洋,青岛从未停下追逐的脚步。在中央“更加注重经略海洋”的殷殷嘱托下,青岛自觉肩负起山东“海洋强省”的希冀与梦想,明确了不同时段的新目标:“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此,青岛接连发布三大文件形成“1+1+1”政策支撑体系,推动经济产业向海图强。

撰文/张慧

审校/庄建成

海洋科技引领全国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我国“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各项任务的首位,足见掌握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技能的重要性。

对于发展海洋经济而言,拥有科研优势同样十分重要。

为此,青岛在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时,将“海洋科技领先”置于首位,明确到2035年,初步建成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繁荣、海洋国际交流合作活跃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一组公开数据体现了青岛深厚的海洋科研积淀: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共落地1家国家实验室、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覆盖海洋动力、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技术与装备等多个领域。

地处黄海之滨的地理位置,沿海富集的涉海资源,都是青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先天优势,但这里丰厚的科研底蕴却是在青岛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据悉,青岛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50%的海洋渔业科研项目,取得过重大渔业科技成果300余项,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在加强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引领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人才矩阵等方面,青岛从来不遗余力。

而除了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人才外,涉海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参与构成青岛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目前青岛已聚集以正大制药、黄海制药、明月海藻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数百家,形成西海岸海洋高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崂山海洋生物特色产业园和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3个海洋生物产业园区。

通过积极推行“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前端、中端、后端合作对接机制,青岛已实现了多个涉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落地转化、从形成产业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条龙”供给,而企业产生效益后又反哺科技研发,形成发展闭环。

“发展海洋科研是青岛的优势,也是责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海洋十年”咨询委员会成员、UNESCO-IOC/WESTPAC共同主席乔方利如是说道。

海洋经济背后的青岛机遇

今年6月份,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面向全球发布了《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报告(2021)》,青岛凭借在科技创新策源、经贸产业活力两大维度的优势,成功跻身全球海洋城市第二梯队。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完成海洋生产总值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占GDP比重达30%以上。

作为中国北部海洋经济圈的“领头羊”,青岛目前已集聚了北海造船、中海油海洋工程、明月海藻、鲁海丰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34个行业在这里均有布局。

未来,青岛也将以此为基,从现代海洋产业集群、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九大领域推进,加快建设成为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

但青岛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还处在探索期,为此,青岛正通过推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国信1号”养殖工船建设运营,瞄准大型、高端、深水、智能方向,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等举措,实现深远海养殖业、船舶海工业的引领地位。

补齐短板的同时,青岛也不断放大其优势产业领域,依托其突出的海洋开放合作基础,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在海洋高水平开放中的重要支点作用,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深化全球海洋经贸、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互利合作,打造海洋开放合作新高地。

进而加快将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海洋科技产业优势。例如,引领性地瞄准深海探测、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大科学计划;突破性地做强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开展海洋产业聚才行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等。2016年至2021年,青岛涉海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由12.31亿元翻倍增长至31.80亿元,每年增速均超两位数。

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突出在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等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等“五个中心”。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海洋始终是其鲜明的特色优势。

天赋异禀的海洋生态环境

绵延长约860公里的海岸线,近50个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海湾,以及山海相连、峡湾相间的多样化自然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造就了青岛近海海洋生物的丰富性。

这是青岛的资源优势,也是青岛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物丰”的美丽海洋,青岛责无旁贷。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系统治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青岛深谙此理,而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青岛模式”也一直值得称赞。

早在2012年,青岛便通过立法,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对胶州湾实施最严格的终极性、永久性保护。近年来。青岛坚持陆海统筹,“治湾先治河,治河先治污”,从河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等各个方面,高规格开展淡水河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021年,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保持稳中向好趋势;灵山湾获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崂山湾美丽海湾建设纳入“十四五”国家海洋生态环保规划,海洋城市特色更加彰显。

在持续推进重点海域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青岛不断探索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加大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力度。通过在胶州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鳌山湾、崂山湾等海域,放流虾、蟹、鱼等各类水产苗种120亿单位,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漫步海滨、静享自然……这是今天青岛海洋的模样,也是青岛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面向未来,“4个引领”“5个中心”已经为青岛指明了方向,而青岛正沿着新目标的方向,踏步务实、向海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