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开埠较早的城市之一,青岛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青岛被赋予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历史性重任,“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成为国家对青岛最殷切的期望。
2019年8月30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这一山东自贸区中面积最大、试点最多片区开启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首创性、差异化探索。
背靠沿黄流域,面向日韩,开放品格成就高光时刻,青岛上下正在书写一份无愧于新时代的“开放答卷”。
今年4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为“六个城市定位”之一作出重点部署,肩负打造“国际枢纽”重任的青岛,正在打开更高水平开放的“机遇之窗”。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对青岛而言,外贸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抹底色,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开放与活力。
从2012年到2021年,青岛外贸实现年均增长7%,总量从4621.6亿元增加到8490.3亿元,增幅为84%。
港口吞吐量由4.1亿吨提高到6.3亿吨,增长了64%。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4位、第6位,海铁联运量稳居沿海港口城市首位,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再加之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开放战略在青岛叠加,更是为青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眼下,青岛已具备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先行条件。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突出“枢纽型”城市发展导向,把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为“六个城市定位”之一作出重点部署。
立足开放优势,青岛就是要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在更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中,畅通经济循环;在一批批重大项目接续实施中,扩大有效投资;在提升供需匹配能力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增强城市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形塑新优势
依靠“开放”基因开埠兴市的青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是城市跃升的必然之举。
放眼青岛,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新平台的支撑下,青岛正发挥着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枢纽优势。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青岛自贸片区面积最大、承担的试点任务最多。自成立以来,围绕106项改革试点任务,实践形成176项创新案例;截至2021年新增世界500强项目38个,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3317亿元。俨然成为青岛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创新优势的一个缩影。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离不开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的构建。
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27条国际国内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1个城市。
以“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国际超级港为主阵地,上合示范区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不久前,一列运载着5000吨上合组织国家进口煤炭的中欧班列(齐鲁号)“上合快线”驶进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有力支持青岛本地企业使用煤炭的刚性需求。
开放通道蹄疾步稳,新的机遇之窗随之打开,让青岛成为集聚全球优质资源的“磁石”。6月21日落幕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青岛签约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23.37亿美元。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累计有17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了383个项目。
发力“国际门户枢纽”的新路径
尽管青岛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但对标先进城市,仍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
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国际门户型城市,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还是最重要的国内资源要素集聚地之一和具有国际性的进出口平台、开放窗口,对青岛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曾指出,上海围绕海港、空港、邮轮港的增值服务规模相对有限,临港、临空经济有较大发展空间。
为弥补这一短板,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报告中提出,上海要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建设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
打造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除了要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等硬件水平,软件的升级——包括政策、法律、标准、机构等服务要素对标国际化,同样必不可少。要知道,世界级航运航空枢纽的核心竞争力,实质就是国际化服务能力。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上海的一个重要要求便是——着力提升航运高端服务功能。
对此,上海“十四五”规划中也已经描绘了路线图。诸如完善航运保险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保险市场;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亚太海事仲裁中心,积极打造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推动口岸、物流、交易、金融等数据集成,提供口岸大数据智能物流服务,打造国际物流信息交换枢纽,等等。
对标上海,青岛需要狠下功夫。围绕“六个城市”提出的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青岛主要目标是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到202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1.3万亿元,使用外资超过75亿美元,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400万人次。
这就需要青岛成为连接全球、融通全球、覆盖全球、影响全球的重要载体,成为全球化要素资源互联互通、融合集成的功能平台,成为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国发展自己、造福世界的开放高地。
同时,依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打造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前沿载体,努力成为统筹国际业务、发展跨境金融服务、推动离岸创新的重要枢纽,在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中,强化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集聚功能。
以往的青岛,领开放之先,累积了诸多发展经验。未来的青岛,也将擦亮开放底色,迈向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