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金政”托起人才创新高地!这是上合新区的垂直崛起路径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五条金政”托起人才创新高地!这是上合新区的垂直崛起路径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对于锁定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要素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人才资源,正是青岛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

而被赋予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极”的上合新区,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既是其使命、担当、作为,也是实现垂直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0月28日,“百家科创企业和百名高层次人才”上合行——高校院所赋能“5-2-1”产业体系专场活动在上合新区举行。期间,上合(青岛)国际应急医学技术装备研究院等两家新型研发机构揭牌,上合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及高频地波海洋雷达项目、微晶石材制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等8个研究中心项目集中签约,并发布了《胶州市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上合新区正通过一系列求真务实的行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烙下一个个鲜明的“上合印记”。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上合新区握紧第一资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这其中,“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也被列为我国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

具体工作部署方面,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报告中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重点提及,突显了这些核心要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稀缺性与重要性。

换言之,谁能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以来,胶州市成立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整合上合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市资源,推动上合新区一体发展、融合发展。

随着上合新区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其比任何时期更加需要人才、渴盼创新,也比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成全事业。

大势之下,28日举办的这场“百家科创企业和百名高层次人才”上合行——高校院所赋能“5-2-1”产业体系专场活动,可谓恰逢其时。为科技、创新、人才等优质要素的互动耦合搭建了平台,提升了上合新区对人才等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活动现场,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也在致辞中着重推介了上合新区的三大优势。

首先,上合新区拥有上合示范区以及临空经济示范区两大国家级示范平台,这是独一无二的核心优势;其次,上合新区依托齐全的产业门类、丰富的产业链条、雄厚的实体根基,提出了“5-2-1”矩阵式发展思路,这是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最后,上合新区拥有资金、政策、平台、载体等创业者需要的各类资源要素,这是不可取代的竞争优势

有志者,事竟成。透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看到上合新区对于人才、创新等核心要素的“志在必得”,这既是对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亦将为自身厚植发展优势,夯实根基。

“五条金政”发布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合新区有基础有能力,也应拿出更多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核心在机制。

活动现场,《胶州市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正式对外发布。

具体来看,《办法》从场地支持、股权投资、备案奖励、研发投入奖补、项目配套支持等五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扶持资金和2000平米的场所支持。

《办法》明确对新型研发机构本年度发生的研发投入,按照较上年度新增部分(扣除本年度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研发项目奖补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同时,对承担国家级、山东省级、青岛市级重点研发项目的新型研发机构,按照上级财政拨付到位项目经费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且不超过500万元的配套支持。

可以看到,上合新区正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展现其对于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要素的“一往情深”。而随着核心机制进一步理顺,也将为上合新区后续广纳贤才、集聚优质创新要素,实现垂直崛起,奠定优势。

十大项目签约落地

赋能上合新区垂直崛起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时,新动能的培育、新优势的建立、新赛道的开辟亦离不开人才活水。

28日的活动现场,也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5家高校院所的22名专家教授。此外,来自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有关专家教授也先后登台,对上合新区“5-2-1”矩阵式产业发展体系建言献策。

在上合新区建设已然起势的关键阶段,上合新区也通过这样广开言路的方式,不断汇聚“外脑”之力,让人才更好地赋能上合新区产业发展。

当然,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上合(青岛)国际应急医学技术装备研究院等2家新型研发机构在现场成功揭牌,上合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及高频地波海洋雷达项目、微晶石材制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碳中和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等8个研究中心项目也进行了集中签约。

同时,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与相关单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围绕科技研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领域搭建合作平台。

其中,上合(青岛)国际应急医学技术装备研究院项目将以研究院为中心建设“两平台三基地”,包含应急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应急医学装备销售平台、应急医学产业装备生产基地、国际应急医学培训基地、应急医学配套服务基地等。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设计现有健康驿站、方舱医院替代方案,突出移动便携及经济性,同步组建跨境电商平台,面向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输出相关技术和装备。

这既是对上合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点题,也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中提到的“包括有关国家利用青岛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平台,进一步深化地方合作”形成呼应。

再上升到青岛市的战略层面,落地的项目基本上涵盖在了青岛市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中,结合后续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将为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实现实体经济振兴的目标,奠定优势。同时也是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一次有益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而上合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及海洋雷达制造项目所聚焦的,正是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需求,其将打造以天地波一体化高频超视距海洋探测雷达为核心的高端装备研发及制造平台和海洋大数据开发利用平台。生产的海洋科技行业先进装备——高频地波雷达,不但可以实现海洋环境大范围、高精度和全天候实时监测,还能超视距探测海平面视线以下的舰船、飞机等快慢目标,可被应用于海洋渔业、海洋交通、港口管理、灾难预警领域等领域。

对上合新区而言,这些大项目的落地,证明了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脚踏实地谋发展的决心,树立起了鲜明的实践实干实绩导向。

同时,借助这些项目的落地以及产学研通道的进一步打通,将有助于上合新区打造人才和创新的高地。正如张新竹所说,“上合新区的垂直崛起,离不开高校院所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科创企业的赋能加持。”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上合新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