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揉、捏、搓、压、刻、磨......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各种形象逼真的人物、物件、场景渐渐成型……近日,省级非遗项目刘氏泥塑第四代传承人刘梅玲怀着崇敬的心情创作了一组“红色记忆”手工泥塑作品,包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忆苦思甜”三个主题,以此传承红色文化,感悟“红色”泥塑作品背后的精神。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在刘梅玲老师的工作台上,紧闭双唇眼神刚毅的刘胡兰,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信仰之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小萝卜头、王二小等泥塑形象栩栩如生,能够唤起人们对先烈的缅怀之情。红军穿过的草鞋、用过的水壶和背包,记录了一段段艰苦的岁月。党旗与军帽组成的场景,仿佛告诫人们不要忘了曾经的苦难,更要无畏向前。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谈到创作动机,刘梅玲说,红色泥塑是一种特别的公共艺术,能够起到镌刻集体记忆、彰显不朽精神的作用,把自己的红色体悟创作出来,让党史、红军精神与泥塑结合,不仅可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遗产,还能让百年党史和红军精神更好地走进人们的心里。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红色泥塑要准确地捕捉到每个人物、场景、物件的神韵并非易事。在制作红色主题泥塑作品时,刘梅玲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在整体构思、个体造型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反复推敲,力求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让每个人物具备不同的动作和气质,让每个物件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让每个场景还原出不同的红色故事和永恒的革命精神。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据了解,刘梅玲创作的“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将在校园内进行展览,供学校师生参观。以泥塑作品为载体,将红色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师生们在感受泥塑魅力的同时,向英雄致敬,增强广大师生的英雄情怀。

刘梅玲创作“红色记忆”系列泥塑作品

刘梅玲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要把握好时代脉搏,创作更多的红色泥塑作品,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建设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