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孙睿: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青岛市政协委员孙睿: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

青岛市政协委员孙睿: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

奋楫者,立潮头。1月27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4年的美好新未来。

青岛市政协委员孙睿: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

两会现场,青岛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校长、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七中学校长孙睿,就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给出他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青岛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全方位讲好青岛故事,打造最具青岛人文特色的文旅消费集聚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以保护、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导,持续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让历史城区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

孙睿表示,文化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青岛的建置虽然只有短短百余年,但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外来文化、移民文化等古今中外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

如何梳理城市文脉、挖掘城市精神、讲好城市故事。卫礼贤(1873-1930,原名为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自己取名卫希圣,字礼贤,自称山东人)之于青岛的文化、教育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东学西渐”可谓意义非凡。1899年5月,卫礼贤来到中国青岛传教。1900年5月在上海完婚并移居青岛,先后创办“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和 “美懿书院”(今青岛七中)、尊孔文社藏书楼(在青岛九中校园内,是当时国内著名的现代图书馆之一)、花之安医院(今青岛市人民医院)。1913年之后与劳乃宣结成师生之谊,开始翻译传统典籍。1920年夏天回到德国,演讲传播中国文化。1922年初,卫礼贤任德国驻北京公使馆科学参赞。1923年应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教授德国文学。1924年返回德国,卫礼贤被聘为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专业名誉教授和终身教授。1925年,卫礼贤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中国学社”,继续传播中国文化。他来到中国时“是一名神学家和传教士,他离开中国时却成为孔子的信徒”,最终成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汉学家。卫礼贤一生的译著和著作颇丰,主要是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著述;其译著则完成了对中国经典的系统翻译,其中包括《论语》《孟子》《礼记》《易经》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列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以及作为杂家作品的《吕氏春秋》等,这些译著影响了如黑塞、荣格等一大批西方的思想家和学者。著名学者季羡林将其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称为“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目前,青岛市对于卫礼贤的研究,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处于零散、自发的状态;卫礼贤研究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城市精神的凝练乃至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不高。

例如2023年9月23日-24日,由阿登纳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三方合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及卫礼贤诞辰150周年”中德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伦敦大学以及国内的北大、人大、北师大、北外、中国政法、上外、南开、复旦、同济、南大等知名高校,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主义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档案馆等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档案馆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德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汉学家卫礼贤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活动,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若干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我市仅有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和青岛市档案馆参加,也没举办类似的活动,确实遗憾。

孙睿建议,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由青岛市社科院统一领导,不仅可以填补国内类似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社科院学学术性群众团体的职责和功能,最大范围团结、协调、统筹全市卫礼贤研究力量,擦亮卫礼贤文化研究的文化品牌,为青岛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建议如下:

一、尽快落实在礼贤书院原址、上海路7号的“礼贤楼”筹建“礼贤博物馆”的提案建议,将其作为市级博物馆对社会开放。通过进一步丰富校史展品、馆藏文物,征集、整理原始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方式,提炼礼贤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及对青岛教育的深远影响,传承青岛的文化记忆、赓续青岛的教育学脉。

二、注册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归属青岛市社科院管理。汇集高校、研究所、档案馆、青岛九中、青岛教科院等多方力量,深入研究卫礼贤在青、在华的文化活动,全面梳理卫礼贤对于青岛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形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系统评价其对中国传文化、中华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贡献。

三、以卫礼贤研究为纽带,加强青岛与海外卫礼贤研究力量的联系,吸引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进而激发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通过增进中外人文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同时全方位讲好青岛故事,为青岛的城市推广和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