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5月25日,青岛市农科院参加了在市南区举办的2024年青岛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启动式,自主选育的30余个农产品新品种集中亮相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科技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参展现场向参观的市民简要介绍了育成新品种的类型、品质、特性等,并就市民咨询的有关农产品种植、购买、食用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据悉,青岛市农科院此次参展的“青研”系列黄瓜、“莎品”系列番茄、“青研春优”大白菜、“绚螺2315”辣椒、青研绿贝南瓜、“青研126”小麦、“鲁黄豌88” 豌豆等农产品共有30余种,都是通过有性杂交、辐射诱变、分子辅助选育等技术育成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绚螺2315”辣椒耐低温弱光,植株生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整齐一致,属于早中熟品种,商品性佳。与市面上的传统辣椒相比,它的螺旋形外观更加新奇、漂亮、长途运输不易弯折,而且皮比较薄,做菜容易入味,口感鲜脆。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青研126”小麦品种抗病性突出,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毒病,中抗叶锈病,根系活力好,越冬抗寒性及干热风等综合抗逆突出,且高产稳产,今年3月份刚完成成果转化,将会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青砧”系列苹果砧木是全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矮化砧木,嫁接富士品种增产幅度在20%以上,且耐盐碱、抗干旱、早果丰产、适应范围广、建园成本低,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誉为“苹果矮化栽培的中国根”。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一个个优良品种丰富百姓餐桌的背后,是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的蓬勃力量。

青岛市农科院依托建设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青岛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联合中心”、国家大宗蔬菜、苹果、桃、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山东省果品岗位、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聚焦产业重大问题,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提供成果保证和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岛市农科院30余个新品种在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通过这次农产品科研成果展示,市民直观了解和感受到了青岛市农科院科研产品的独特魅力和优良品质,也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