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新相映便民服务大集走进紫荆苑社区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信新相映便民服务大集走进紫荆苑社区

临近“端午节”,为提前为居民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暖心的服务,6月7日上午,信新相映携手志愿团队走进李沧区沧口街道紫荆苑社区,伴随着包粽子大赛的热闹开始,志愿服务大集也迎来了一波接一波的高潮。理发、穿马扎、磨刀等种类丰富的便民项目与居民“见面”,一张张崭新的面孔为团队增添了新的活力,还有热心居民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到处充斥着和谐有爱的氛围。

来自李沧巴士第八分公司志愿服务团队的新成员李世刚加入到了小家电维修服务中,作为一名一线公交驾驶员,李世刚喜欢在业余时间研究小家电维修,家里的东西坏了也都是自己动手,时间一久,他逐渐掌握了一些维修家电的技巧和方法。此次参加活动,李世刚凭借着自己的特长,选择了家电维修这一服务项目,希望能够为团队分担一些。

“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看到场面如此热闹,确实让我感到很惊讶,很多同事都是各有所长,感觉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先做好家电维修,再慢慢提升自己的其他技能,以服务更多居民。”李世刚说着。

来自市北巴士第三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吕德谱也是一名新人,为了参加此次活动,他专程向同事学习了磨刀服务技能,并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不少“功课”,可谓是准备十分充分。“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过公益,第一次参加,确实有些紧张,好在提前准备了几天,不然心里真的没有底,今天虽然第一次上手,总体还算比较顺利,居民们对我磨的刀也很满意,我也稍稍放松了一口气。”吕德谱笑着告诉记者。

同样是磨刀服务里的新成员,来自市北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的邱刚和刘珑刚刚忙碌完,桌面上还残留下一层厚厚的金属沫子,可见二人磨刀数量不少。记者了解到,邱刚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常常跟随团队走进社区和校园,为志愿服务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此次参加信新相映,他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也意味着自己的公益之路又向前迈了一步。

另一位志愿者刘珑则是一位公益“小白”,此次过来,除了磨刀,更多的向同事“取经”。他为人谦虚,学习能力很强,一边服务居民一边向同事请教,磨刀技能和速度进步很快。

“既然选择参加公益活动,那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这件事情,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我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更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刘珑说。

在穿马扎服务专区,一对“父子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父亲张祥云和儿子张斌均来自李沧巴士第一分公司志愿团队,两人都是一线公交驾驶员,父亲从业至今已有30余年,儿子进入公交刚刚半年时间,父子两人都希望能够为共公益出一份力。

“今天过来,看到很多老同事,还有不少年轻人,让我感觉公益队伍非常壮大,我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早早加入进来,成为一名志愿者,将公益服务精神不断传递下去,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张祥云告诉记者。

张斌正在仔细观摩一旁的同事穿马扎,他看得投入,并时不时上手操作一下。虽然穿马扎技能还不算成熟,可张斌却不甘落后,想要尽快掌握其中的技巧。

“看着比较简单,操作起来确实需要格外用心和仔细,更多的还是熟能生巧,不过我有信心可以做好。”张斌说。

在活动现场,除了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记者看到,一位热心的居民一直在默默为志愿者做推拿。原来,今年61岁的陈女士精通推拿技术,从事推拿理疗工作已有30余年,专治各类颈椎腰间痛等病症,只见她有力的双手,精准拿捏穴位,经过一番推拿,志愿者均表示身体轻松了不少。

“我是有这么一个祖传的手艺,今天正巧过来看到有志愿服务,仔细一问,大多志愿者都来自公交一线,平日里驾车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比较普遍,我想要能够尽可能帮他们推拿推拿,缓解一些疲劳和不适也是好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信新相映始终秉持“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志愿服务从不局限于年龄、更无关乎岗位工作,大家各自凭借技能,为他人提供一份便利,也收获着大家的认可。像陈女士这般热心市民,在信新相映便民服务大集上时常出现,颇具感染力的服务氛围让不少热心居民和技能人士跃跃欲试,也赋予了信新相映更多的意义,感人的故事一次次被镜头记录下。

此次活动的开展赶在“端午节”前,社区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将便民活动有机结合,收获现场居民一片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个端午节过得格外充实且有意义,也进一步拉近了邻里关系,营造了社区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