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青岛城乡年味渐浓。但要说年味最浓、烟火气最盛的地方,莫过于乡村大集,腊月的大集也被称为“年集”。农历腊月二十三恰逢“小年”,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青岛城阳上马大集聚齐了满满的人气,大集上不仅年货全、人气旺,还有非遗技艺表演、多彩文艺表演……农历三、八开集的上马大集在这一天再次热闹非凡,赶集的群众乐在其中、大呼过瘾。
走到大集入口,竖版的“上马大‘吉’”四个大字高高耸立,过年喜庆的氛围和独特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吆喝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声、乡亲间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红红火火的“生活交响乐”。
这里是一场“好品大集”。上马大集离红岛码头不远,集市上蛤蜊、海蛎子、老板鱼等各种新鲜海鲜应有尽有。这里最具特色的便是“上马一卤鲜”。据大集上制作“上马一卤鲜”的摊主介绍,“上马一卤鲜”制作工艺讲究“选、割、卤、晒”,选用新鲜的鱼类,经过特殊的腌制工艺,保留了鱼的新鲜口感,同时具有滑嫩爽口、鲜咸美味的特点。“上马一卤鲜”讲究咸淡适宜,蒸熟后鱼身通常会流出一股黄色的鱼油,吃起来咸香味十足,与玉米面饼子搭配更是绝配。上马大集不仅是集聚胶州湾海鲜的“海鲜大集”,还是饱藏非遗手艺人的“非遗大集”。在这里可以戴秀美“上马盘扣”,尝香软“上马花饽饽”,赏精巧“上马剪纸”,感受独特的上马味道!
这里也是“文化大集”。腊月十一一大早,在即墨区的皋虞大集,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商户“火热出摊”,人流涌动、烟火缭绕,鲜嫩翠绿的金口芹菜、传统制作的田横花饽饽、口感丰富的甜晒鱼干、烤得流油的丰城地瓜……新鲜的特色农品、丰富的民俗味道、浓郁的海洋特色、喜庆的节日氛围,年味扑面而来。
今年春节,即墨区深挖历史资源,注重本土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以蓝谷快线、滨海大道为交通纽带,串联起即墨东部沿海2000年的皋虞大集、600年的鳌山卫大集、400年的王村大集等7个民俗大集,以点带面,深度融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将“庙会”“大集”等原有民俗活动赋予新的内容,带动全区40余个传统民俗大集焕发新机。采取“专业文化团队+民间业余文化团体”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文化能人作用,让农民群众当主角,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各展所长,组织开展扭秧歌、舞龙舞狮、民舞踩街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这里也是“新风大集”。农村大集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平台,更是一个乡村文化展示的平台,集市上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了展现农村精神面貌的新窗口。
“逢一逢六,就来里岔大集遛一遛。”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青岛胶州里岔大集,不仅卖年货,而且还有很多当地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腊月十六,在胶州市里岔镇举办的胶州市“海洋大集”走进里岔活动上,胶州市新春秧歌会里岔镇专场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大家早早在年集上买完年货,只见秧歌队的队员们换上秧歌服,红绸带、秧歌头饰、红手绢一上手,热闹喜庆的感觉就有了,旱船、毛驴表演更是引人入胜。大集上的民俗文艺表演,引导着农民群众摒弃陋习,追求健康文明风尚。在胶州市的张应大集,还开展了“送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将胶州市书法家协会成员及当地书法爱好者的书法作品在大集上免费发放,用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许多返乡的年轻人也来“凑热闹”,年前跟家人逛一场里岔大集,成了他们对待“春节”的必要环节,在“玩转”大集中,感受乡村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