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解基层难 青岛开展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
青岛
青岛 > 政务 > 正文
站内

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解基层难 青岛开展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

“这批种子不仅提供了进货单和发票,还有从采购到销售全链条的购销凭证,这很好。”3月26日,在即墨区蓝村街道一家农资经营店,青岛市农业执法人员在对该店的经营资质、种苗进货渠道、备案情况检查后,对该店的做法给与肯定。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种子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今年春季以来,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围绕护航种业振兴和保障农民用种安全,在全市开展“护航春耕”执法月活动,抢先抓早、精准施策,对全市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进行检查,并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农资经营主体诚信合法经营,提升农户识假辨假能力,切实维护全市种子市场秩序。

本次执法检查围绕当前春耕生产实际,严把“两个关口”,即严把种子售前“备案关”和种子销售后“台账关”,督促检查种子经营主体及时依法依规备案、经营资质等情况,确保售卖种子源头和流向可溯、春耕备种充足。督促检查销售种子进销台账、种子标签等情况,重点查处制售假劣、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或销售授权新品种的繁殖材料、“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执法人员还主动向经营者发放“致种子经营者和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材料,帮助他们增强守法经营意识。

今年的种子执法检查不仅注重打击违法行为,还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种子选购知识和维权渠道。“看好防伪标志,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种子。”检查过程中,不少农户也在店内选购种子。执法人员主动上前,向农户们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大爷,买种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标签和二维码,要是遇到包装简陋、信息不全的种子,千万别买,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对正在挑选种子的农户说道。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高级农艺师郭元成通过“云上智农”平台进行直播讲课,直播课现场首次设在农资超市,以“如何合理选购农资”为题,结合现场琳琅满目的农资产品,通过实物讲解的方式,直观向农户普及农资选购常识、识假辨假方法及维权途径,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提醒农民朋友们从正规渠道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同步在线观看人数2.2万人。

据了解,本次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对执法检查、政策宣讲等工作做好统筹安排,切实做到了为基层和农资企业减负。

推荐0